豆制品因其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,在食品市場上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。當前的豆制品種類豐富,主要有以大豆為原料的大豆食品如豆腐,豆漿,腐竹等,還有以其他雜豆為原料的如腐乳、豆豉等。然而在豆制品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高濃度有機廢水,加工1噸的大豆可產生10噸左右的廢水,COD可高達15000mg/L,BOD可達8000mg/L,懸浮物(SS)高達1500mg/L,同時氨氮、和總磷的含量也較高。
豆制品加工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工藝應根據廢水的質量、排放標準和具體情況進行綜合選擇。經過分析和比較,確定其主要由三部分組成:一是預處理,目的是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浮渣,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物理和化學方法,如篩分、沉淀、混凝沉淀、氣浮等;二是生物處理,這是整個處理過程的核心。
通過微生物的新代謝,廢水中的溶解有機物被分解。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,如SBR法、生物接觸氧化法、射流曝氣法、氧化溝法、淺曝氣法等。厭氧生物技術處理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水解進行酸化法、UASB法、厭氧濾池法等。
工藝為厭氧水解+混凝:
調整池:主要平衡水質,平衡水量,降低峰值水對后續處理單元的影響負荷,大大降低水量變化對處理效果的影響,降低處理結構量,節約工程投資成本,便于系統自動控制。
厭氧水解池:在高濃度有機廢水進行處理方法工藝中,厭氧處理信息技術是關鍵工作步驟,成功的厭氧水解段的去除率可達50%以上。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厭氧生物在無氧條件下對有機物的降解。
這是一種應對的方法。在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,復雜的有機化合物被降解轉化為簡單穩定的小分子化合物,同時釋放能量。
希望上述內容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本設備。